游戏厅时期流行过哪些麻雀类游戏呢? 稍微年长一点的玩家接触到的都是天开眼和电子基盘这些游戏,后期的玩家接触到的则是《搓牌高手》《龙虎争霸》《超级大满贯》之类的游戏。 当然了,由于游戏厅时期的盗版比较多,因此很多游戏的名字也是被偷偷修改过的。
《天开眼》和《电子基盘》《黄金牌》流行的年代,其实也是街机厅最火爆的年代。游戏厅此时流行的游戏是《快大旋风》《街头霸王》《名将》《三国志》《圆桌骑士》,而93年的《恐龙快打》都还没来得及上架。
《天开眼》和《电子基盘》《黄金牌》让不少老板都发了财,说实话这些都是赚刀口钱。 老板想骗钱,客人想搞点钱花,最终变成了不可调和的对立面。 刚开始成年人比例还不多,都是些半大不小读书不成的混混去研究麻雀游戏,当然了其中多是以地头蛇小混混为主。这个阶段老板虽然赚钱,但还没有达到笑不拢嘴的程度。
后期就有不少成年人加入到了棋牌游戏大军之中了,而此时才是麻雀游戏真正兴盛的开端。每天的输赢都是以百位数和千位数计算,这等盈利让老板每天都要笑醒。 但随着BUG被发现,不少游戏厅老板又都被狠狠敲了一笔。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,这三款游戏都被下架了。
稍微靠后一点的时间,流行的麻雀游戏则是《万里长城》,其实麻雀类游戏的玩法都差不多。而《万里长城》因为是IGS的作品,因此更加符合国内玩家们的需要。不但有中文语音和中文字体,而且使用的也是摇杆控制,并非是《天开眼》和《电子基盘》那种必须靠按键完成的操作。
《万里长城》在当时来说算是比较完美的游戏了。按说一般的游戏都是老板打开机箱,然后进行上分的,在赢得分数之后就可以通过退分来换钱。 而IGS的游戏则不同,大部分的游戏都是投币的。《万里长城》最初出现时和其他街机游戏没什么区别,都是投币玩的,一枚游戏币10分。当时很多人都是直接摆一盒游戏币。 后期不知道是不是换了机器配置,变成又可以投币,也可以直接上分的操作了。
游戏厅内的玩家群体被划分为两类:一类是每局投入较高赌注,被戏称为"富农"的玩家,他们追求刺激和高分;另一类则是每局只押一分,即使玩得再久也难有大胜的"贫农",他们在游戏中寻找的是纯粹的娱乐和挑战。 那段时间老板娘笑得合不拢嘴了,每天都有不少富农玩家来体验游戏。最最关键的是,这游戏很容易上瘾的。我们都知道,当游戏厅流行某款麻雀游戏,那么整个游戏厅中会摆放十几二十台完全相同的游戏。当时《万里长城》摆了七八台,成为当时游戏厅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但后期玩家们却发现了“红中爆财喜”的BUG玩法,操作方法极为复杂,记得当年的小伙伴曾经告诉过我们操作的方法,我们看到人家操作也的确如此: 游戏中摇杆左右按键是选牌,而上下操作则是选择胡杠碰听。在手中拿到两张“红中”的前提下,再摸到一张“红中”之后,不停使用摇杆“上下”来回移动,速度要快,大概三十下之后,在按住“上”的瞬间打出去,就有几率造成机器宕机,此时你会发现对方居然给你“碰”了,更离谱的是对方和我方打出去的牌全都变成了红中。(在你胡牌之后会发现,对方一手全是红中,但就是胡不了了。)
由于这个BUG需要前提,而且触发几率比较低,因此当年很少有人知道。 但也的确有玩家在一下午时间内触发了两次,当天赢了老板娘0.2个W,在游戏厅被传为佳话。 老板娘在退分的时候,估计死的心都有了,这可是一两天的收入啊!
由于知道这个BUG的人不多,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《万里长城》依然是主力,没有被取代。后期的《搓牌高手》(大满贯)相对比较完善,一直到游戏厅没落的年代,都没有被发现BUG。 稍微有点奇怪的是,如今在模拟器上面,我再次尝试这个BUG却发现无法实现。看来其中还有一些门道是我们当初没有发现的。
街机虽然已经成为了游戏发展的一段历史,但多年来并没有被人遗忘,反而一直受到怀旧玩家们的追捧。 如今已经是00后的世界了,各种新游戏层出不穷。 而我们这代玩家早已心如止水,再好玩的新游戏也提不起兴趣。 闯荡了多年后,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们再次回首才发现,游戏厅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真的太奢侈了 注: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侵删
|